当前位置:破天小说>其他类型>历史剪辑:开局十大名将> 第32章 你了不起,你伟大,你清高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2章 你了不起,你伟大,你清高(1 / 2)

柴荣:“哈哈哈,赵匡胤你个狗比,这下报应来了吧!让你欺负孤儿寡母,看天道好轮回,报应不爽呐!你的好兄弟也来了这么一出欺负孤儿寡母的场景,怎么样?什么感受?”

朱元璋:“咱估计赵匡胤这厮,现在脑瓜子都是嗡嗡的,还在懵逼状态呢!”

朱棣:“好惨一男的,被自家兄弟害死了不说,儿子又遭到毒手,老婆被软禁,最重要的是,他喵的,这天下白打了,被赵匡义捡了个便宜!”

杨坚:“这么说来,赵匡胤都能上年度最惨的榜单了?”

李渊:“唉!终于看到一个比朕还惨的皇帝了,心里居然莫名的有点开心,朕是不是有点那啥了?”

玄烨:“@李世民,听到没有?说你呢?有被内涵到吗?”

李世民:“……”

曹操:“随你们怎说,我只关心那皇后,赵匡义这厮怎么能这样对她呢?那可是你嫂子呀!”

东汉末年位面,望着自己边上曹操那一脸痛心疾首,其实是两眼放光的样子,郭嘉一脸无语。

主公啊主公,你那表情是认真的吗?果然还得是你啊!

刘备:“你个曹贼,我都不好意思拆穿你,你那是真的关心人家吗?怕不是馋人家身体吧!”

嬴政:“@曹操,你可真是人才啊!”

袁绍:“那可不,曹阿瞒这厮可是惯犯了,专盯别人妻子的那种!”

曹操:“我擦,袁本初,你了不起,你伟大,你清高,你怎么不说当初你可是我同伙呢?”

袁绍:“……”

李白:“哎呦,真是一个接一个的瓜哟,还是保熟的那种,太白我喝酒都有下酒的了!”

就在评论区里一个个都在吃瓜的时候,北宋位面,开封,皇帝居所。

“混蛋,赵光义,朕要杀了你!”

“呼哧,呼哧!”

此时的赵匡胤已经从懵逼震撼中回过神了,当即大怒,一边咆哮着骂赵匡义,一边将怒火发泄在桌椅板凳,以及花瓶茶杯等物品上。

“来人,带上禁军,随朕将赵光义那混账抓了,若遇反抗格杀勿论!”

过了一会儿,赵匡胤恢复了冷静,只有眼里杀机溢出,转头吩咐一声,走出居所。

看样子,赵匡胤要亲自去会一会赵匡义了。

不过也难怪,换谁被自己的兄弟杀了,自己儿子还被杀光了,老婆还被软禁,这怎么可能不怒。

所以,赵匡胤要亲自去看赵匡义的下场,至于视频嘛,还看啥?自己都没了,看个锤子啊!难道看赵匡义那个比吗?

【赵匡义即位后,许多质疑之声仍然不绝,许多人都怀疑他得位不正,这让他很是烦恼。赵普在听闻赵匡胤驾崩后,是赵匡义即位,大感不妙,因为他可是赵匡胤的宠臣,当初可没少和赵匡义斗过。

不过,无论怎样,赵普也得回京参加赵匡胤的葬礼,逃是逃不掉的,必须面对赵匡义。】

【果然,朝堂上,赵匡义对赵普发难,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,赵普当晚给赵匡义上了一封奏折,上面说,我是支持你的,先帝在位时我就上书建议过未来将皇位给你;还有我能够找到你母后留下的遗诏,证明你的皇位合法,打消其他人的怀疑。

这下正好击中赵匡义的软肋,于是赶紧吩咐手下寻找赵普的奏折以及自家母后的遗诏。果真找到,这下证明了自己皇位的合理合法,皇位也坐得更稳了。高兴的赵匡义于是信任了赵普,将他留在京城。】

【可是赵匡义还是不爽,因为按照自家母后的遗诏,皇位是兄终弟及,但是赵匡义不想这样干,将来他想把皇位传给自己子嗣。

于是,赵普便设计构陷赵匡义的弟弟赵廷美,最终赵廷美被幽禁,抑郁而早亡,而赵普这家伙呢,得到了宰相之位。】

张飞:“哎呀我去,这个赵普真是个人品德堪忧啊!竟然为了自己构陷他人,当真是人品卑劣,还是俺大哥好,仁慈爱民!”

曹操:“噗,哈哈,笑死了,你个大嗓门儿不知是脑子瓦特了,还是大耳贼演技了得?就他,还仁慈爱民?别扯了!”

张飞:“曹贼,你休要污蔑俺大哥,俺大哥仁德之名可是天下皆知,岂是你曹贼能污蔑得了的!”

曹操:“唉!又是一个单纯的孩纸被骗了,造孽啊!”

……

盘点继续:

【虽然皇位合法了,但是赵匡义心里清楚,自己的皇位严格来说是得来不正的。所以,宋太宗赵匡义想要在文治武功方面证明自己,证明自己比赵匡胤厉害,以此来收拢大臣,震慑那些还对自己心存疑虑的大臣。】

【于是在公元979年,灭了北汉以后,赵匡义将目光投降燕云十六州,他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,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。】

【对此,赵普向赵匡义进谏,认为赵匡义军事方面比不上赵匡胤,不要贸然用兵,天下刚定,应该与民休养才行。

可是,赵匡义一意孤行,认为自己很行,很牛批,还御驾亲征,没想到事实上他指挥打仗方面确实没眼看,导致惨败于高粱河,最后赵匡义玩了个驴车漂移,成功逃回。】

【经过这一次驴车漂移事件,赵匡义终于认清了自己武功方面确实差得一批。于是,他回到开封后,采纳了赵普的建议,偃武修文,搞好内政。

没想到,赵匡义在内政上确实厉害,嗯,确实赵匡义这样的老阴比,在搞政治上很有一手。他重视科举,鼓励读书,大幅提升科举录取人数,很快赢得文人士子的支持,巩固了宋朝统治根基的同时,也为宋朝文化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】

【公元992年,赵普以年老多病为由,向宋太宗提出告老还乡,几次上表之后,宋太宗同意了他的请求,并加封赵普为太师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