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媒人(1 / 2)

在外任职的盛绪被调回京城了,盛家其余两兄弟也被调回京城,只不过盛绪是三品官员,那二人是五品官员,盛绪夫妇收拾好后便给嘉禧下了帖子请嘉禧过去一叙。

盛家上下都在外迎接着嘉禧,安平郡主上前挽住嘉禧的手臂:“多年未见长公主了,长公主里边请。”

嘉禧顺着安平郡主进了正厅,嘉禧笑道:“表姐,咱们的亲戚不用这般拘谨,听说表姐的几个孩子都是聪明伶俐的,叫孩子们出来见见吧。”

安平郡主点头吩咐侍女:“叫府上的公子姑娘都过来给长公主请安。”

不一会几个妇人带着一群少年少女便进了正厅,想来是庶子庶女的生母了,安平郡主解释道:“长公主,盛家三兄弟并未分家,故而子女都是一起排行的,今日带过来的都是诞下过孩儿的妾室,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,长女嫣兰在姑娘里行二,长子长榕在公子里行四,次子长榆在公子里行六。”

话落便有三个少男少女上前行礼,嘉禧拉住烟兰的手问安平郡主:“我记得嫣兰和福康公主同岁,不知道许了人家没有?”

安平郡主笑道:“李家与盛家都不是什么显赫的人家,在京城没有根基,我们又都常年在外哪里知道什么人家,这不是一直等着回京让长公主给赐婚呢嘛。”

嘉禧一笑:“与嫣兰年纪相仿的都定了亲,福安赐婚给了你的幼弟李玮,福康公主赐婚给了宁远侯世子顾廷煜,宁远侯嫡长女顾廷烟定给了睿淑皇后之子魏王赵曙,勇毅候府嫡长女徐云华定给了俞娘子之子杨王赵昉,晅儿定了富弼嫡次女富若竹,昭儿定了韩琦嫡长子韩忠彦,昫儿定了荆王妃的堂妹吕静姝。”

安平郡主笑道:“秦大娘子的儿子娶公主,女儿嫁王爷,当真是好福气,只不过煜儿和魏王殿下好像身体都不太好,这……”

嘉禧摇摇头:“煜儿娶了公主,烟儿嫁了皇子才能保住爵位,宁远侯府的那双庶子庶女可不是省油的灯,我也是奇怪,他们的生母白小娘没什么心机,怎么生出的一双儿女就那个样子。”

安平郡主叹了口气:“是了,秦大娘子也,唉。”

嘉禧转移了话题:“京城中适龄未定亲的儿郎有晋国公世子柴青云,宁远侯府顾廷烨和忠勤伯府袁文绍,听说白小娘有意多出些嫁妆让顾家二姑娘嫁到忠勤伯爵府去。”

安平郡主一喜:“长公主是想撮合嫣兰和晋国公世子!”

嘉禧点点头:“嗯,晋国公的生母晋国大长公主是我的养母,晋国公与我一起长大,晋国公夫人是我的伴读,晋国公世子是晅儿的伴读,晋国公独女又是寿康公主伴读,柴家这样的人家可找不出第二个,青云只比嫣兰大一岁。”

安平郡主大喜过后又是担忧:“晋国公府这样门第能看得上我们嫣兰吗?”

嘉禧一笑:“你是章懿皇后的侄女,国舅爷的嫡长女,官家的亲表妹,你的女儿那是章懿皇后的亲外孙女,官家的亲外甥女,嫣兰王妃都做得。”

安平郡主放下心来:“唉,有长公主这话我便放心了。”

二人话落看向人群,一妇人上前:“妾盛王氏,是二房主母,妾也是勇毅候夫人的亲姐姐,二房诞下过子嗣的妾有一人,二房有三子四女,大公子长榗、三姑娘允兰、七姑娘元兰,是妾所出,大姑娘华兰、二公子长柏、三公子长枫、五姑娘依兰是姚小娘所出。”

几个公子姑娘上前行礼,盛老太太开口:“长公主有意替二丫头做媒那是她的荣幸,只是二丫头虽是嫡女但终究是妹妹,姚小娘所出的华儿才是姐姐,长幼有序,哪有妹妹先姐姐定亲的道理。”

王大娘子叹了口气:“长公主莫怪,姚小娘从前是母亲身边的侍女,大姑娘和五姑娘更是在母亲身边抚养长大,平日里妾都不敢说一句不是的。”

嘉禧斜了盛老太太一眼:“盛徐氏,长幼有序,尊卑有别,嫣兰是生母是国舅之女是为尊,华兰的生母是你身边的侍女,那是奴籍,是为卑,你能说出这种话想来是规矩没学好,敢明儿叫嫂嫂从宫中挑几个规矩好的女官到盛府教规矩,就是不知道盛徐氏你想给华兰找个什么人家。”

盛老太太哑然,良久道:“宁远侯府和忠勤伯爵府都是好的。”

嘉禧点点头:“话我会带过去的。”

安平郡主忙示意另一个妇人,那妇人上前:“妾盛林氏,是三房主母,三房诞下过子嗣的妾有一人,三房有一子三女,五公子长林,四姑娘墨兰是妾所出,六姑娘明兰,八姑娘月兰是卫小娘所出,八姑娘尚未满月就没有带出来。”

嘉禧看着林氏问:“你母家是哪里的?”

林大娘子摇头:“妾不知,妾的父亲生前是五品官员,家父在妾时而岁时因病去世,家母便带着妾投奔了母亲,家母不到一年也随家父离去,故而妾不知家在何处,及笄之后母亲便想将妾给二爷做小娘,还是二嫂阻拦才未成,母亲便想将妾嫁给一个书生,妾无奈之下与夫君有了首尾,直到有了五公子夫君便将妾娶了当大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