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传道(1 / 2)

自从在黛玉知道了大道真经的妙处,孙悟空愈发专心致志,勤学苦练,无论是学业或是功夫,都有极大精进。这一日又逢祖师开坛讲法,孙悟空与众人坐于席间听讲,他此时已颇有根基,理会起来毫不费力,竟能深得趣味,自以为比从前更能体悟其中妙谛,一时间喜得抓耳挠腮,眉开眼笑。

祖师在上首瞧见,略观一二,见他已脱离了蒙昧愚顽的状态,大有脱胎换骨之象,更习得人的智思,不禁在心中暗暗点头,有意再考校于他,便停下讲经,问道:“悟空,你怎地在班中手舞足蹈,可是自觉又听懂了?”

孙悟空笑道:“师父妙音,弟子比从前还要听得明白哩!因此喜不自胜,望师父恕罪。”

祖师微微颔首,道:“既然如此,你将刚才为师所讲经文,再解来听听。”

孙悟空欣然领命。这一次果然讲得深入浅出,听得众人大为惊讶,纷纷赞叹不已。惟有李瑞如坐针毡,如芒在背,恨不能以袖掩面,委实羞于见人。

祖师亦十分高兴,抚髯而笑,道:“看来你确实是勤奋好学,没有虚度光阴,这样倒不妨嘉奖于你,好作为众人的表率。你可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没有?”

孙悟空心中大喜,正要说话,忽地心念微转,开口却笑道:“这都是师姊教得好哩!师父怎好忘了师姊的功劳,不如先赏几件宝贝与师姊如何?”

这话可真是有情有义,知恩图报,众人心中颇为感慨,看向黛玉时无不艳羡有加。只是黛玉素来低调,万没想到孙悟空竟会当众为自己请功,心中虽有十分感动,却也有十分尴尬,一时间颊飞双晕,低头不语。恰与李瑞举止形态倒像了个十足十。众人见了,不免都在心底暗笑不已。

祖师却爱孙悟空璞玉浑金,重情重义,非但不以为忤,反而笑呵呵道:“你这小猴儿,倒先替你师姊惦记起我的宝贝来了。她自有她的好处,不必你为她操心。我只问你,你从东胜神洲远渡重洋而来,是想跟着我学些什么道术?”

孙悟空还没怎么反应,众人已是暗暗咋舌,俱都是妒羡交加。要知道祖师授徒,一向是因材施教,严格考察,绝不轻易传授道法。是以在座中人,无不是靡费许多心力,下了许多苦功,才稍稍得到祖师首肯,学了些傍门别传,虽是威力无匹,各有独到之处,到底不是玄门正宗,要说教内上乘功法,那更不知是苦挨了多少年月,才有幸一窥其中奥妙。

可是如今孙悟空不过是新学后进,论资历更是敬陪末座,却因天赋出众,又独得祖师青睐,入门短短数年,就能得授些入流的道法,倒衬得一众先入门的师兄弟颜面无光。因此在座诸人,便是学有小成之辈,也不禁酸倒牙根,心中微有怨言,一则觉得祖师过于偏心,二则后悔当初不曾主动请缨去教孙悟空,否则今日受益的人不就成了自己?

黛玉将众人这一番情态看在眼里,却无暇计较。她这时才是深悔当日没有对孙悟空多作提点,现在难得祖师亲自垂询,若不趁机求些上乘道法,岂不是白白浪费这天大的机缘?但她又深知孙悟空颇有些劣根性,凡事总是贪多求好,似祖师这般问法,只怕他贪心一起,什么都想学,反而抓不到重点,还要倒惹祖师不快,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。

却不知孙悟空早存了念头,眼下正是瞌睡送枕头,因是得了个好机会,他是不怕狮子大开口的,果然贪念又起,生怕漏了旁的机会,便笑答道:“但遵师父教诲,只要有些道气儿的,弟子都可学得。”

黛玉哪里还不知道他,顿时心中微沉,只苦于无法示意,也是无可奈何。好在祖师钟爱孙悟空美质天然,倒也不嫌他粗野鲁莽,笑道:“我教中有三百六十傍门,教外也有杂家别传,更有动静和合之道,都有相应的正果可得。只不知你想学哪一门?”

孙悟空笑道:“师父说的这些,弟子全都不曾听说,却不知道该怎么选哩!”

祖师便又耐心历数,并问他是否愿学。

孙悟空一一听来,只觉得无一不是神通广大的手段,心里不可谓不心动;可是当日他听得黛玉说起玄门真经,又实在是深以为然。回想自己寻仙访道之初,也是由老猿之死引出,正所谓人死如灯灭,再好的人才,再大的抱负,一旦寿尽,也只能与草木同朽。可见修道之本,还是在于得长生,若可得长生久视,便有天大的事情,也可徐徐图之了。因此他常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,务必以长生为要。

因此这时无论祖师说起哪一门术法,他总要问一句“可得长生否”,但凡不可得的,一律推辞不学。可是道家虽有傍门三百六十种,却全都不是得道成仙的路径,要想以此成就仙业,又哪里能够做到呢?

如此到得最后,孙悟空竟是把傍门别传全部否掉,直气得祖师亲自下了高台,手持戒尺,将他头上打了三下,倒背着手走入里间,将中门关了,撇下众人而去。

众人万万想不到情势如此急转直下,先前的满腔妒羡,现在全都转为微妙的怜悯,一时间都叹他不知好歹,怨他粗鄙无状,有如李瑞那等人,更是借机会呵斥喝骂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